加速新能源电池布局,贵州规划在2025年实现5000亿产值
到2025年,加速局贵贵州规划实现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5000亿元,源电亿产2030年的池布目标则为1万亿元。 11月21日,州规值贵州省工信厅发布的划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划)中披露了上述目标。 规划称,实现贵州将依托现有企业基础及资源优势,加速局贵重点发展锂电池,源电亿产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池布前沿储备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州规值 贵州计划在2025年形成动力电池产能120 GWh,划年正极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600万吨,实现负极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80万吨,加速局贵隔膜15亿平,源电亿产电解液及其上游原材料45万吨,池布电池回收规模40万吨以及配套的其他辅材等,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 到2030年,贵州规划全面建成国际化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并使其成为全省支柱性产业之一,产业规模达万亿级。 根据规划,贵阳市、铜仁市和黔南州将承担新能源电池发展的重任。2025年,三地将分别实现1800、1000、1000亿元产值,并在2030年实现翻番。 2021年,贵州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61.7亿元,较2020年增长23.8%。今年1-5月完成工业产值162.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8.3%。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贵阳市已招徕(300750.SZ)、(002594.SZ)两大龙头企业,规划电池产能规模超过100 GWh。 正极材料方面,贵州当前的三元材料体系包括(688005.SH)、(688707.SH)等公司;磷酸铁锂材料体系则有安达科技(830809.SZ)、贵州裕能等企业。 贵州拥有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上游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锂、磷、锰等八种矿产。但规划中提及,相较于同样依托矿产资源优势的四川和江西等省份,贵州的产业链尚未成型。 贵州目前仅基本形成锂电正极材料的全产业链条,分别以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材料为核心,电解液和隔膜环节仍然存在缺失。同时,产业链中各企业间的配套关系也不够紧密,上游材料企业和下游终端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欠缺。 规划提及,贵州省内上游原材料企业与动力电池企业之间配套率较低,部分企业存在采购和销售两头在外的情况。同时,下游终端缺乏整车企业的带动,无法带动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延伸,不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当虚拟货币“傍”上世界杯,相关代币价格波动不断!鱼龙混杂风险要当心
- “白象方便面被曝面饼上满是蚂蚁”上热搜 网友:储存问题商家赔偿就好,还会继续买
- 专利被抄袭维权难,重视创新的中小外贸人有点烦
- 过半数新一线城市房租下降!什么信号?
- 全球第一家做钻石零售的电商悄然退出中国内地市场
- 水果、生鲜、农产品 台媒统计大陆暂停输入台湾食品数据后惊呆了
- 康希诺CEO宇学峰:“天时地利人和”很重要,做企业一定要乐观、积极、奋进
- 美国出现奥密克戎BA.4.6变异株 卫生官员正密切关注
- 俄媒:扎哈罗娃透露自己上世纪90年代曾兼职当导游,带中国旅游团
- 国有金融企业“限薪令”:高管绩效薪酬40%延期支付,倾向一线员工分配
-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迈出新步伐
- 瑞银策略师预计天然气危机可能导致英镑跌向历史低点
- 郭树清重磅发声!信息量很大
- C919完成取证试飞 商业运营前还要完成这些任务!
- 海内外专家热议深化全球科技创新开放合作
- 正乾金融控股:达成部分复牌指引 继续停牌
- 北京大学孙祁祥:保险公司可以尝试开发新市民综合保障保险,由新市民自己组合搭配
- 桑德伯格正式辞去Meta首席运营官一职
- 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150% 全行业收入突破4800亿元
- 建行董事长田国立:以新金融行动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