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想在台海搞“有害通过”,没门
在中国外交部强调“台湾海峡非国际水域”这一基本国际法理事实之后,有害通过美国的没门反应颇为激烈,就像被人踩到了尾巴,环球海搞连续数日通过各种渠道发声,时报社评歪曲中方的想台立场。据所谓知情人士近日向彭博社透露,有害通过美国政府已决定拒绝中国的没门这个“主张”。美国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偷换概念、环球海搞持续混淆国际视听,时报社评无非是想台害怕自己在台湾海峡的挑衅行为失去借口。
应当强调的有害通过是,无论“国际水域”还是没门“国际水道”都不是国际法概念,它仅仅是环球海搞美国《海军指挥官手册》等军事出版物使用的军事术语。如果我们去翻1982年的时报社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会发现其中没有关于“国际水域”的想台任何相关规定和法律条文。众所周知,美国自己根本就没有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的就是规避其应承担的国际法义务,想不受束缚地独霸海洋。
显然,“国际水域”“国际水道”以及美国挂在嘴上的“航行自由”,其实都是美国“航行霸权”的遮羞布。中国明确伸张对台湾海峡的正当权利,就等于把美国的遮羞布扯了下来,美国不能再打马虎眼了。这也难怪它要恼羞成怒。
中国提出的并非什么“新主张”:台湾海峡最窄处约70海里,最宽处约220海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国国内法,台湾海峡水域由两岸的海岸向海峡中心延伸,依次为中国的内水、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中国对台湾海峡享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这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任何此类海峡沿岸国的合法主张。
在这里需要再强调的一点,是被美国刻意忽略掉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后半句话——中国“同时也尊重其他国家在相关海域的合法权利”。我们从来没有说外国船只不可以航行经过台湾海峡,问题是,公约也规定航行的外国船机也必须尊重沿岸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不能进行军事情报收集活动,即便是在公海上靠近对方领海附近进行未经许可的广播,都是不可以的。它们在通过时对别国主权应有基本的尊重。
这两年随着华盛顿更加频繁地打“台湾牌”,美国军舰穿越台湾海峡的频次明显增加。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平均每月航行一次。这些军舰是来干什么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可以说,向中国大陆“耀武扬威”,并顺便鼓舞一下“台独”势力才是其穿越行动的真正目的。可想而知,它们带着这样目的在台湾海峡出现,必然会加剧局势紧张,危害台海和平与稳定,危害中国国家安全。这就是实打实的“有害通过”,是中国坚决反对的。
有外媒造谣炒作中国在台湾海峡的说法上前后不一甚至自相矛盾,这完全不符合事实。中国的立场从来没有变过。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三部分“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相关规定,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无论是否与海峡沿岸国领海完全重叠,并不会影响海峡所在水域的法律地位及主权归属。比如马六甲海峡作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其所在水域也是海峡沿岸国享有主权的领海。
中国对台湾海峡拥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完全合理合法合规,不可能因为美国人不高兴就打个折扣。还是我们反复引用的那句话,“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奉劝那些想到台湾海峡来挑衅的外国军舰,小心点。
- ·收评:北向资金净卖出26.46亿元,沪股通净卖出7.69亿元
- ·全球首创新药多格列艾汀获批放量在即 华领医药进入商业化阶段
- ·盒马邻里难逃撤城厄运,杭州加盟店:9号上午还好好的,下午突然通知撤城,大家都懵了
- ·破4项拍卖纪录!嘉德香港十周年庆典拍卖会7.63亿港元收官
- ·深圳辟谣:“全城静默管控”系误读!社会面阳性个案明显下降,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长:里海石油管道系统将完全恢复运行
- ·十年净增超1亿户,市场主体激增背后的经济新密码
- ·美股半导体板块延续跌势 英伟达、高通跌近3%
- ·抵沪不满5天者,24日起这些场所不能进!多地最新通告
- ·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10月11日起临时闭馆
- ·规范“双十一”促销行为 沪市场监管部门向电商企业提出八方面合规要求
- ·国际金价料跌破1655美元
- ·历史新低!多城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 ·中信保诚基金宏观周评:维持均衡配置,关注内循环和国家安全主线
- ·外媒:美国三名学者因“研究银行和金融危机”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 ·药明生物10月10日斥资2.34亿港元回购500万股
- ·中金公司: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在中国资本市场是重要且现实的问题
- ·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同比增82.9% 乘联会:10月是购车最佳时机
- ·股价跌7%,Rivian召回几乎所有车辆后还能叫板特斯拉吗
- ·快讯:指数窄幅震荡创指涨1% 锂电池板块集体拉升
- ·防沉迷政策施行15个月后: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内
- ·今起全国铁路实行第四季度运行图 铁路运能进一步增加
- ·外媒:美国一些机场网站短暂下线 有黑客组织宣称负责
- ·*ST西源拟购洗煤资产遭问询 标的陷民间借贷纠纷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通知,提升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 制造业节能降碳迎“新招”
- ·历史上那些3000点买入的基金,后来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