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我国科技创新在原创能力、高端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弱项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6月6日)举行,科技科技科技部、部国板弱中科院、创新工程院、原创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高端关键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技术
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科技部部长 王志刚:
党的等方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面还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少短第一动力,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科技科技核心位置,立足中国特色,部国板弱着眼全球发展大势,创新把握阶段性特征,原创对新时代科技创新谋篇布局。高端关键在目标上,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在摆位上,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战略上,我们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路径上,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国科技事业的蓝图已经画就,我们的科技创新事业在不断向前发展。
十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十年来,全国各地方、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中央和地方协调联动,东中西部协同创新,科技产业金融融通发展,支撑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推进,汇聚形成了全国上下勠力同心、锐意创新的磅礴力量。
我们坚持“四个面向”,形成了支撑发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的战略格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面向经济主战场,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超级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推动数字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战略必争领域补短板、强能力,支撑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深海油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技术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组织全国精锐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在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方面取得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有力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创新药物、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先进诊疗技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我们坚持以改革促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十年科技体制改革都是围绕人来进行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引进体制机制更趋完善。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创新主体能力建设得到强化,中国特色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持续提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国家创新体系更加高效顺畅。
我们坚持扩大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开放合作是科技支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必然要求。十年来,我们实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与16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关系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加快铺就。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人类生命健康等领域,与世界各国的联合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中国科技开放的大门将会越开越大,我们愿与更多国家科技同行交流合作,并努力为世界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中国科技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国科技创新在原创能力、高端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弱项,既要抓住重要发展机遇,也要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科技界将进一步坚定创新自信,奋力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就,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 ·牛新春:美“带枪传教”又一个失败案例
- ·博导经费之困:某工科博导称“文科一个项目20多万,我随便一个项目就2000万”
- ·付临门被“涨价” 外包商无序竞争谁来管?
- ·网剧播放量动辄几十亿?造假的“神话”该收场了
- ·Wedbush:iPhone 14供应严重短缺 苹果黑五周末销量或降至约800万部
- ·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聚焦全球发展 深化互联互通
- ·新华全媒+|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 ·科创50指数再创4月末以来新高 私募火线解盘
- ·太古股份公司B11月23日耗资457.95万港元回购50万股
- ·美军高调宣布要“过台湾海峡” 想耍什么新花样?
- ·雷军:小米汽车自动驾驶首期投入33亿元 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 ·三组数据释放暖意 消费市场趋稳回升
- ·2022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游戏时长与充值双降,游戏沉迷问题进一步解决
- ·人类悲欢并不相通 股市的乐观在美债找不到丝毫应和
- ·从家电下乡到家居下乡 四部门13条措施促消费
- ·基金经理因做场外期权被查?一家私募神秘现身 谁游走在场外期权灰色地带?
- ·中金公司: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在中国资本市场是重要且现实的问题
- ·被多个省份“拉黑”!广东知名药厂故意抬高药价,套现资金用于贿赂,国家医保局曝光
- ·突发!俄航空基地发生爆炸!拜登签署两国加入北约议定书!美股齐跌,史诗级妖股遭“脚踝斩”
- ·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上市公司数量降至250家 近八成为去年同期“熟面孔”
- ·澎湃社论:试点“预看房”,开发商要习惯被审视
- ·深圳时隔14年惊现“0首付”楼盘 房企促销仅半日全部房源遭锁定
- ·贵金属强势反弹 有色金属分化,镍率先回落
- ·外省医务人员驰援三亚,目前情况如何?
- ·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赴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开展煤炭流通成本调研
- ·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反对美《芯片与科学法案》不当干预和限制全球工商界经贸与投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