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进博会参会参展人员每日首次进入展区,应持有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11月1日上午,本届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新闻发布会举行。进博会上,参会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展人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顾洪辉介绍第五届进博会服务保障有关情况,日首入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第五届进博会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筹备有关情况,次进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小时性证上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出席新闻发布会,内核共同回答记者提问。酸阴 有记者提问:疫情防控方面,本届今年对参会参展人员有哪些具体要求?进博 顾洪辉表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参会参是展人确保进博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基础。为有效控制疫情风险传播,日首入展我们根据第五届进博会疫情防控总体方案,次进持制定并发布了参展参会人员的防疫须知。 一、关于人员健康管理。所有参展参会人员应每日开展自主健康监测,避免去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非必要不参加聚集性活动。进入展区、展馆内必须全程佩戴N95/KN95口罩;注意手卫生、做好个人防护。如出现体温≥37.3℃或新冠肺炎疑似症状应就医排查,在没有明确诊断结果前,不要进入展区。 从境外入境的人员应当按照要求完成“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以及相应次数的核酸检测。如果结果均无异常,方可参展参会。 二、关于核酸检测。所有来沪返沪人员需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在抵沪后24小时内进行1次核酸检测。所有人员在第一次进入展区之前应完成“3天2检”。每日首次进入展区时,应持有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关于疫情风险旅居史。在进入展区前10天内,如有国内本土疫情风险区所在的地级市旅居史的,非必要不参展参会。 如有下面任一情形,不得参展参会:1.在进入展区前10天内,有国内疫情高、中、低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2.在进入展区前10天内,有其他国内本土疫情(尚未划定疫情风险区或采取区域静态管理等措施的)地区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 四、关于疫苗接种。所有人员需要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符合全程接种满6个月以上条件的人员,建议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五、关于个人健康信息申报、承诺及申诉。所有人员应至少提前48小时完成本人上海“随申码”申请和注册,并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健康信息采集系统”准确、完整提供健康信息和履行个人承诺后,方能激活通行权限。 如发现健康信息有误,可及时通过线上申诉或国展中心现场应急申诉处置点解决。如进入展区前10天内,有国内本土疫情风险区所在的县旅居史的人员,不再来沪。如有国内本土疫情风险区所在的地级市旅居史的,非必要不参展参会。 但因其工作重要性、岗位必要性和人员不可替代性等原因确需参展参会的,按照疫情防控总体方案和人员防疫须知等要求,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单位严格审核,并报进博会主办方审批。审核、审批时应提供:疫情风险区所在地级市或以上疫情防控部门出具的健康证明。经审批同意后,提前3日来沪,抵沪后每日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且无异常症状,方可参展参会。 顾洪辉表示,守住防疫底线,是安全成功举办进博会的重要基础。遵守进博会疫情防控要求、履行个人和单位防疫主体责任,是共筑进博会疫情防线的重要部分。感谢大家对进博会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22年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预计达2693亿元 产品品质问题系当下痛点
- 多家头部私募A股调研“跑偏” 这些新板块、新主线亮了!
- 【教育有料】2022年全国高考结束 各地高考查分和志愿填报时间一览
- 上海市卫健委:目前本轮本土疫情仍处于“拖尾期”,再次提醒市民做好个人防护
- 实战“保交楼”河南推动694个楼盘复工
- 暂停上市584天,蚂蚁集团整改怎样了
- 杭州临平一市场发生火灾已致4人死亡 涉事企业责任人被警方控制
- 李想就“唐山烧烤店打人”发声:执法不和稀泥,法律真正保护合法群众,才会让每个人都相信法律
- 截至今年10月末,国家开发银行在东盟国家发放贷款506亿美元
- 日防相操心“武统台湾”,又不敢点名大陆
- 200余名美企首席执行官强烈呼吁控枪:美国每天都有一百人中枪身亡
- “流调”还是“诈骗”?这些套路你一定要清楚→
- 《阿凡达2》卖座率达85%!美最大院线CEO感谢马斯克:推特真强大!
- 应莹:案外人执行异议书已书面递交给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全文公布)
- 途牛一季度营收缩水近一半,净亏损4165.6万元
- 北京发布新版外卖人员疫情防控指引,对外卖人员划片分区域管理
- 苹果发布会超前瞻:Apple Watch 更大更贵,可能还有一个大惊喜
- 国家统计局: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 环比下降0.2%
- 7月开始加息、9月幅度可能更大!欧洲央行彻底转鹰?未必!
- 美国电动车基建标准呼之欲出:全面开放充电桩 里程焦虑“良药”来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