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别让财商课变成敛财课
辛音
“不花一分钱,媒体教你财富增值”、评论“现金放在身上就是别让负债”,在微博、财商成敛财课短视频等平台,课变常见财商教育的媒体广告。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评论部分财商教育机构打着播撒财富的别让旗号炒作,利用群众财富焦虑疯狂吸金,财商成敛财课潜藏风险隐患,课变亟待明晰监管职责和行业标准。媒体
财商可理解为一个人与财富打交道的评论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别让《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2022年版)显示,2012年到2019年,财商成敛财课财商教育行业企业注册量增长超6倍;截至目前,课变商业信息服务平台“企查查”显示的财商教育相关企业突破6000家。行业实现爆发式增长,反映的是居民对提升金融素养的积极追求;正规、高质量的财商课,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促进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财商教育成为培训市场的香饽饽,社交平台也将其视为吸睛及吸金工具,大力投放推广视频。无论教授还是学习财商课,都是一件传播知识的好事;但个别商家的歪脑筋、部分学员的“躺赢”心,联手把财商教育变成了一桩浮夸又荒诞的生意。更有甚者,有些人并未持有金融牌照,却在教课过程中违规收取投资咨询费。
所谓理财课,实质成了敛财课;所谓进阶费,不过是收割智商税。一些学员没能学有所成不说,还遭遇退费难、维权难。乱象频出的财商课,不仅伤害了渴望知识的学员感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不利于培训市场营造良好风气;其中,没有资质的变相“代客理财”行为还涉嫌违法。财商教育具有教育和金融的双重属性,行业管理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再难管也得有人来管。施教主体复杂,那就厘清归属,联合执法;皆有,那就挨个摸排;除了对培训商家形成约束,还要对大肆传播诓骗学员内容的平台施以惩戒。
金融逻辑是一种客观的科学规律,不是培训商家释放财富焦虑的工具;财务自由是相当少部分人能够达到的生活状态,不是社交平台兜售“躺赚哲学”的诱饵。面对争相跑来制造传播财富焦虑的商家,消费者也应该有警惕之心。
- ·双环科技拟投13.66亿开展技术升级改造 纯碱市场高景气前三季净利增长491.27%
- ·人民日报: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阔步前进
- ·河南昨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3例
- ·中国民生信托所持北京茂越企管1437.48万元股权遭冻结
- ·市场分析:加拿大经济疲弱并非长期 短期紧缩并未终止
- ·台媒:佩洛西专机降落台北松山机场,吴钊燮接机
- ·募集资金近1300亿元 7月基金发行回暖
- ·数字化转型为国企发展赋能添翼
- ·或有债务突然来袭 齐翔腾达控股股东重整要添变数?
- ·欧元大跌后,这个套利交易火了!
- ·紫金矿业陈景河:今年紫金矿业的铜产量可以达到86万吨,位居全球第六
- ·“读者”没有读者了,“亚洲第一期刊”的离开来不及说再见
- ·覆盖上万家医疗机构 长三角医保一体化举措持续上新
- ·思维造物终止上市,罗振宇折戟创业板
- ·各方热议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 期货行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 ·名创优品被沽空背后:全球第一,却无法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