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8月11日,外交湾问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部和
有记者提问,平统昨天上午,国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制解外交部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决台基本
图源:外交部
汪文斌介绍,昨天上午,外交湾问国台办和国新办共同发布了《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部和白皮书全面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推进实现祖国统一的平统政策和主张,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祖国统一的国两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相信有助于中外各界人士全面准确理解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制解立场。在此,决台基本我想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外交湾问台湾是部和中国的一部分,不容置疑也不容改变。平统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自古属于中国。1895年,日本通过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割让台湾;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把台湾等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1945年《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告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中国从法律和事实上收复了台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在中国这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下的政权更迭,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没有改变,虽然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也绝不允许分割。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也绝不允许改变。这有力回击了所谓“台湾地位未定”的谬论,有力驳斥了各种“台独”史观和谎言。
第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定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立场始终如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一选择。我们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如果“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这清晰回答了国际社会关于什么是台湾问题基本方针的疑问,击碎了“台独”势力和外部干涉势力企图分裂中国的任何幻想。
第三,一个中国原则不容任何歪曲和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含义清晰明确,那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为1971年联大第2758号决议所确认,是中国同所有国家交往的政治基础。世界上已经有181个国家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充分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义,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近日,针对美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地区,17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再次发出了国际社会共同的正义之声。
第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阻挡。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之福,也是国际社会和世界人民之福。我们呼吁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台湾问题,支持中国的统一事业,更加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旗帜鲜明的反对“台独”。
汪文斌指出,当前台海形势紧张根源就是民进党当局企图“倚美谋独”,而美国一些势力图谋“以台制华”,这种行径十分危险,是在玩火,玩火者必自焚。我们敦促有关国家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妥善处理涉台问题,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停止说一套做一套,以实际行动履行不支持“台独”的承诺。挟洋谋“独”没有出路,“以台制华”注定失败。任何人、任何势力妄想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大业,都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铸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 ·【育儿问答】宝宝总是干呕是和吃辅食有关吗?
- ·宝盈人工智能股票基金 “搭错车”
- ·贵金属:美联储鲍威尔讲话整体延续前期态度 美元止涨黄金小幅收涨
- ·奥园健康找到了新买家 广东国企或将接盘
- ·经济日报:破解“两难”促农民工就业
- ·土耳其突发地震后供应短期中断,原油供应和油价影响几何
- ·主板IPO红绿灯规则有变?投行:优先把资源投向蓝筹
- ·印度银行对Adani的敞口到底有多大?
- ·卡森国际11月22日斥资224.62万港元回购510.5万股
- ·网易科学家谈ChatGPT:它出现之后,才摸到了AI的门槛
- ·黄乾瑞:黄金白银原油今日晚盘最新操作建议走势分析
- ·引发科技巨头军备竞赛后,ChatGPT会如何评价自己?
- ·【新浪教育】苏州山峰双语学校钱春梅:开设多彩拓展课程 放飞缤纷青春个性
- ·停止内斗,雷诺和日产终于“平起平坐”
- ·春风已至!全面注册制改革启动,这一板块有望长期受益
- ·药企国内外合作频频 国内创新药或迎国际化大年